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 28日,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处副处长张佩佩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中国传媒大学今年的招生变化和特色专业等相关情况。
Q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传媒大学基本情况。
(资料图)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三个跨越”发展战略。
Q2:今年学校招生有哪些亮点,2024年专业设置有何特色?
学校本科招生类型包括普通类型招生、特殊类型招生、民族专项计划招生以及港澳台侨招生等。普通类型招生包括普通类专业、非通用语专业、艺术类非校考专业、国家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特殊类型招生专业包括艺术类校考专业和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民族专项计划包括西藏高中班、新疆高中班、新疆协作计划、国家民委专项、少数民族预科班。
除艺术类校考专业和高校专项计划相关专业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考或面试之外,其他招生类型全部直接通过高考录取,不需要提前参加任何考试,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直接填报中国传媒大学相应批次的高考志愿即可。
今年主要有三方面变化,一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名称调整,二是部分艺术类人才选拔方式变化,三是普通类型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具体如下:
首先专业设置和专业名称调整。中国传媒大学将2024年定位为面向未来以人工智能为重心的重新布局之年,并迅速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学校全面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发展新纪元。因此,我校对专业进行了调整:
海南国际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首次招生,新增招生计划120人,外方合作方为英国阿伯泰大学;
原数字媒体技术(游戏技术方向)改革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调整为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
原传播学(计算传播方向)改革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调整为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改革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调整为行政管理(媒介与数字公共治理方向)。
其次是部分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方式变化。按照教育部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要求,2024年起我校艺术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艺术类本科专业不组织校考,按照高考成绩直接录取。
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按照培养方案,拆分为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方向)两个专业方向进行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两个专业方向进行招生。艺术管理专业不区分专业方向。
最后是普通类型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学校在提档、录取时,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相关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Q3:中传有哪些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
学校目前有89个本科专业,其中3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按类别大致可以分为5个类型:艺术类、新闻传播类、传媒管理类、语言类和传媒技术类。各类型的一流专业包括:
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艺术与科技、音乐表演、环境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
新闻传播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
语言类: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汉语言、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马来语、意大利语。
传媒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
传媒技术类: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Q4:今年中传有否新增专业,如果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新增专业的要求和政策?
我校今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该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举办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办学地点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专业汇聚两校在游戏设计领域的优势资源,秉承“科技、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系统教授游戏设计技术与理论。本专业大量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阿伯泰大学的计算机艺术和电脑游戏专业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学校与英国众多游戏工作室合作,设计了有关游戏编程、艺术与设计和音频的一系列本科和研究生课程。2006年,阿伯泰大学的计算机游戏技术理学学士学位和计算机艺术学士学位成为英国首个获得国家部门技能委员会“屏幕技能”认证的课程,并于2009年被Creative Skillset认定为国家计算机游戏教育卓越中心。该专业依托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报考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参考学费标准10万/学年。
Q5:中传是培养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的摇篮,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哪些学术、人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通识教育。学校依托通识教育中心不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文化建设。目前已形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艺术体验美育特色课程建设;汇聚校内外优秀教师开展经典研习会、“传者”大讲堂,持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经典研读类和讲座类活动。
实践教学。学校探索“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规划设计一批校内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实践教学项目,打破专业、学院、学科壁垒,整合学生专业知识,促进技术应用、人文素养、艺术创作与实践技能的融通。
辅修制度。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专业大类的辅修专业。学生按照培养方案修读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辅修学士学位。
微专业。学校设立微专业。开设聚焦于某一特定专业方向或职业技能的课程组,学生修读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校企合作情况。学校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积极布局与党政机关、人民军队、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重点国有企业的联动,不断扩大优质单位“朋友圈”。与重点单位探索建立“量身定制”的联合培养、定向输送育人新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我校继续加强与科大讯飞、百度等业界头部企业的合作,高质量推进与新华通讯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重大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并推动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还不断挖掘外部前沿、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展、深化合作新内涵新空间。
就业支持。①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校院两级坚持以实地走访为主,“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员、全程、全方位挖掘就业资源。②以“全程伴随”服务推进就业指导供给侧改革。面向低年级学生,组织“职业生涯嘉年华活动”;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毕业生求职意向调研,组织offer“职”通车系列讲座等活动。③实施“就业助推工程”,分群体制定就业助推计划,精准识别重点群体并有效施策。
关键词: